盘点:二战时期欧洲风云人物都有谁?谁才是你心中的英雄! ​

盘点:二战时期欧洲风云人物都有谁?谁才是你心中的英雄!  ​

奥托·莫里茨·瓦尔特·莫德尔,德国陆军元帅,著名的军事家、统帅。1891年生于东普鲁士歌廷根的一个中产阶级的家庭,1938年莫德尔晋升少将,1939年升任驻德累斯顿第四军参谋长,参加了波兰战役,该军在拉多姆附近参加了对强大的波兰军队的围歼战。1945年4月21日于森林向头部开枪自杀。

戈林(1891~1946)

一战时的王牌飞行员,参加了啤酒馆政变,对希特勒上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德国纳粹党的二号人物,希特勒指定的接班人,德国空军元帅,德国帝国元帅,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作为元帅的指挥才能实在糟糕,而且好大喜功,爱夸海口,他在补给、后勤、战略、飞机性能、技术与工程等诸多领域几乎可说是无知的,但他又因为与希特勒密切的政治关系而不会被撤换,致使德国空军在进入战争的考验时暴露出一连串领导层的缺失,这方面戈林有很大的责任。1945年4月25日被盟军逮捕,在纽伦堡审判中,戈林被控以战争罪和反人类罪并被判处绞刑,但他在执行绞刑前数小时在狱中服毒自杀。

希姆莱(1900~1945)

海因里希·希姆莱,是臭名昭著的纳粹德国党卫军头目,二战战犯。希姆莱曾是纳粹德国的重要人物,他是巴伐利亚教师之子,当过兵,办过养鸡场,1925年加入纳粹党,1934年后成为德国秘密警察(盖世太保)首脑、将党卫队发展为控制着整个纳粹帝国的庞大组织。拥有貌似庄严的黑色制服以及恐怖的骷髅标志。他属下的集中营屠杀了六百万犹太人。1944年后兼任德国预备集团军司令、上莱茵集团军群司令和维斯杜拉集团军群司令,接连战败,他企图单独和英美谈判被发现后被免除一切职务,化装逃亡途中被俘后自杀。

邓尼茨(1891~1980)

尔·邓尼茨(Karl Dönitz,1891~1980),纳粹德国海军元帅,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曾任海军总司令、总统兼武装部队最高统帅。1891年9月16日,邓尼茨出生于柏林近郊的格林瑙镇。母亲早逝。父亲是工程师,总是督促他努力学习,并注意培养其学习兴趣。

1910年4月,邓尼茨在魏玛高中毕业后,便参加德国海军,先在赫尔塔号巡洋舰接受舰上训练,后考入弗伦斯堡—莫威克海军学校。1912年秋天毕业后,分配到布雷斯劳号巡洋舰任候补军官。是年冬,巴尔干战争爆发,邓尼茨随舰到地中海参加封锁黑山港,向俄国支持的塞尔维亚人耀武扬威。次年5月,参加西方列强在阿尔巴尼亚的登陆行动,阻止塞尔维亚人在亚得里亚海边定居。1918年10月4日在袭击了一只英国商船队后被俘。

在战俘营中开始研究新的潜艇战术,即“狼群战术”,该战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在大西洋曾给英美等国的海上运输造成极大威胁,也因此被盟军称为“面目狰狞的海底魔王”。

戈培尔(1897~1945)

保罗·约瑟夫·戈培尔,1897年10月29日,戈培尔出生于德国莱茵地区雷特城的信奉天主教的职员家庭,他在海得尔堡大学取得哲学博士学位。20年代初加入了纳粹党。纳粹德国国民教育与宣传部部长。希特勒纳粹德国政府重要的宣传大臣。 二战战犯。

德国政治家,演说家。其担任纳粹德国时期的国民教育与宣传部部长,擅长讲演,被称为“宣传的天才”,“纳粹喉舌”,以铁腕捍卫希特勒政权和维持第三帝国的体制,被认为是“创造希特勒的人”。

斯大林(1878~1953)

斯大林曾协助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列宁逝世后担任苏联人民委员会(后改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在任期间提出了“在一个国家首先建立社会主义”的主张,放弃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全力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使苏联成为重工业和军事大国,他还树立个人崇拜,发动“大清洗”运动,大量屠杀和压迫流放反对派领导人以至普通干部和群众。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领导苏联红军,与盟军协力击败轴心国,取得了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战后他扶植了社会主义阵营,在冷战中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峙。1953年3月5日因脑溢血病逝于莫斯科,年74岁。

朱可夫(1896~1974)

格奥尔吉·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苏联军事家,苏联元帅(1943年1月18日,朱可夫被授予苏联元帅军衔),因其在苏德战争中的卓越功勋,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优秀的将领之一,也因此成为仅有的四次荣膺苏联英雄荣誉称号的两人之一。他被俄罗斯人民尊称为“苏沃洛夫式”的民族英雄。

罗斯福(1882~1945)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美国第32任总统。美国历史上唯一连任4届(第4届未任满)的总统,罗斯福家族在美国大约有近300年的历史,美国第26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是富兰克林·罗斯福的堂叔。

罗斯福在20世纪的经济大萧条和第2次世界大战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罗斯福政府重新定义了自由主义,并根据他的新政联盟重组了民主党。被学者评为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同华盛顿和林肯齐名。美国在线曾于2005年举办票选活动《最伟大的美国人》,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被选为美国最伟大的人物中的第十位。罗斯福曾多次被评为美国最佳总统

艾森豪威尔(1890~1969)

美国第34任总统,陆军五星上将,是个难得的军人政治家外交家。艾森豪威尔在具体战役指挥上并没有太多亮点,但在政治协调能力上极具才能。他以坚定、镇静而又平等待人的态度赢得了广泛的信赖和支持。他还善于发现人才,所以蒙哥马利、巴顿、范佛里特等一大批名将,都能为他所用。由于他的努力,对反法西斯联盟起到了促进作用,诺曼底登陆战的胜利,使艾森豪威尔的声誉达到顶峰。1952年退出军界,参加总统竞选,以压倒多数当选。1953年就职后,签定了《朝鲜停战协定》。1957年提出“艾森豪威尔主义”,企图控制中东地区,但随着国务卿杜勒斯的逝世,艾森豪威尔主义也黯然失色了。

巴顿(1885~1945)

乔治·巴顿,美国陆军的一位上将,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先后指挥美国陆军第7集团军和第3集团军而闻名。巴顿于1885年出生在一个历史悠久的军人家庭中,他先进入维吉尼亚军事学校学习,之后入读西点军校。他参加了1912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现代五项的比赛,并为M1913型军刀的设计者。之后他加入了美国远征军新成立的坦克军团并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战间期,巴顿一直是美国陆军装甲战学说发展的一个核心人物,在全国各地出任过众多职位。他的军衔不断得到提升,并在美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成为美国第2装甲师的指挥官。1945年12月21日,巴顿在欧洲发生一场车祸后逝世,享年60岁

尼米兹(1885~1966)

切斯特·威廉·尼米兹,1885年2月24日出生于得克萨斯州的弗雷德里克斯堡,是一位美国海军将领,最高军阶为五星上将。尼米兹早期以研究潜艇为主,而后成为美军中柴油引擎技术的专家,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尼米兹担任了美国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太平洋战区盟军总司令等职务,主导对日作战。”战后,尼米兹担任海军作战部长,一直至1947年退役为止。尼米兹于1966年2月20日逝世。美国海军为纪念尼米兹,而将其去世之后所建造的第一艘、也是当时最新锐的航空母舰尼米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以他为名,也就是日后的尼米兹号航空母舰。此外,美国夏威夷檀香山及加州旧金山有以他为名的尼米兹高速公路。

麦克阿瑟(1880~1964)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美国著名军事将领,1944年授衔五星上将,并且曾任菲律宾陆军元帅。20世纪30年代任美国陆军参谋长,是太平洋战争中盟军主要指挥官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历任美国远东军司令,西南太平洋战区盟军司令;战后出任驻日盟军最高司令和“联合国军”总司令等职。他因在菲律宾战役中的表现获颁荣誉勋章,他和父亲小阿瑟·麦克阿瑟是史上第一对同时获得荣誉勋章的父子。

丘吉尔(1874~1965)

丘吉尔还可以称之为预言家、发明家、战略家、外交家。他早在三十年代对未来战争中的一些重大技术发展所作的预见后来都变成了现实;他以超乎寻常的惊人敏感和极大的勇气,冒着和平主义浪潮的巨大压力和“在政治上几乎有被消灭的危险”,一天也不放弃向国人发出预言式的战争警告,使英国人作好了战争来临的精神准备。他在用雷达侦察来袭敌机的方法正式使用前4年就提出对此问题的研究。他因动用海军经费改进和大量建造“陆地行舟”,使轮式装甲汽车演变成为威力巨大的现代坦克而被尊为“坦克之父”。他主持制定了“二战”中的许多战略计划。他亲自有意培育了在当时乃至后来左右世界政治格局的英美关系。总之,丘吉尔是一位人生内涵极为丰富的传奇人物。”

蒙哥马利(1887~1976)

纳德·劳·蒙哥马利,英国陆军元帅。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杰出的指挥官之一,1943年,参加攻占西西里和登陆意大利,1944年统率盟军进入法国,6月6日指挥盟军进攻诺曼底,取得了诺曼底登陆作战的胜利。后晋升陆军元帅,受封子爵,1946-1948年任帝国总参谋长。蒙哥马利生前曾几次会见毛泽东,留下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往事。蒙哥马利始终是一位谨慎、彻底的战略家。他坚持在每次出击以前,在人力、物力上做好充分准备,虽然对于战争来讲,延缓了进程,但却稳妥可靠,并保证了他在部下当中的声威。

龙德施泰特(1875~1953)

龙德施泰特全名为卡尔·鲁道夫·格尔德·冯·伦德施泰特,纳粹德国陆军元帅,军事家。1892年,龙德施泰特在格罗斯利希菲尔德高级军校毕业,被派到驻卡塞尔步兵团任职;1900年升任步兵团中尉副官;1907年从军事学院毕业,任步兵团上尉连长。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龙德施泰特初任预备第22师参谋,继任喀尔巴阡山某军首席少校参谋官;大战结束时,任西线第15军参谋长。战后,龙德施泰特历任骑兵第3师参谋长、第2集团军参谋长、骑兵第2师师长、步兵3师师长、第3军区司令等职务,曾获得橡叶带宝剑骑士铁十字勋章。1932年10月晋升为步兵上将,任第1集团军群司令;1940年7月19日晋升为元帅。

马歇尔(1880~1959)

乔治·卡特莱特·马歇尔,美国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陆军五星上将。他是一位从未亲自带兵打仗而仅仅凭藉在作战图上挥动小小一支红蓝铅笔, 就众望所归地获得了五星上将的最高军衔的参谋军官。他于1901年毕业于弗吉尼亚军校,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1924年夏到1927年春末,在美军驻天津第15步兵团任主任参谋,学习了汉语。1939年任美国陆军参谋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帮助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出谋划策,坚持先攻纳粹德国再攻日本帝国,为美国在二战的胜利作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45年退役。后出任美国国务卿和国防部长,以出台马歇尔计划闻名,1953年获诺贝尔和平奖。

欢迎大家点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